查看原文
其他

在陆兴居委的他,用“脱口秀”给居民普法 | 我在居委当助理(4)

张俊 上海黄浦法院 2024-04-29

✦ ✦ ✦ ✦ 


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拆迁旧里,穿过一条马路,有多少人曾留下岁月激荡的足迹,透过那道围栏,又有多少故事沉淀在这小小的里弄里。


陆兴居委虽只管理两个小区,但居民们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在这里并不鲜见。短短两周的时间,我作为“外滩法官小巷行”的一员,深入到居民中间,参加社区的活动,为旧小区加装电梯征询居民意见,参与整治群租房乱象,提供社区法律咨询服务,为居民作普法讲座。除了解答居委、居民各式各样的法律问题,我也拥有了一些特别的经历。


✦    ✦    ✦    ✦    




陆兴居委皮嘉娜书记对社区的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哪个路灯维修了几次,哪个健身器材啥时候装的,她都一清二楚。  


虽然已经工作多年,但在居委我依旧是个“新人”。来到居委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跟着她就老小区加装电梯一事,向住户征询意见。


不就是征询意见?问一下“同意”或者“不同意”就好了,这事儿多简单!我内心想着,第一天的任务这么简单?


仿佛看出了我的轻松,皮书记提醒我这事儿可不一定会顺利。


五楼的刘大爷年纪大、腿脚不便,我们跟他讲了装电梯的政策、补贴的发放和各家费用承担的比例,说了半天他也不说同意还是不同意,让我们最后一个再问他。


四楼的王大爷退休在家,我们拿着表格解释了好久,他才为难的说他儿子出国了,得等儿子回来再决定。


三楼的陆阿姨倒是着急地签了同意,恨不得马上就装电梯。

……



楼上楼下跑了一圈,看着表格上寥寥无几的几个“同意”,我似乎有点泄气。书记倒还是满脸笑意,她特意带着我去看小区里正在加装的那部电梯。



“你看我们好不容易让这栋楼的住户都同意加装电梯了,隔壁楼却老来投诉说电梯挡了路,影响通行。所以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哪能哪家都满意?只要尽心去做,居民们总会理解的。”皮书记又打趣的说:“你们法院判案子定分止争,要让原被告都‘服气’,这可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俩相视一笑,突然有一种工作被人理解的感觉。

为了解答居民的法律问题,居委特意安排了我们在小区里开展法律咨询。一时间,小小的摊位前人头攒动。



“爷叔,有啥法律问题都可以问的呀,今天来的是货真价实的法官哦。”一个大爷被皮书记带了过来,他却欲言又止,似乎不知从何说起。


“没事的爷叔,你就当咱们聊聊天嘛。虽然我没法做到什么都知道,但我一定在我专业的范围内给你尽量准确的答案。”


大爷抬眼对着我笑了笑:“我当然相信你,因为你身上戴着这个。”他指了指我的法徽,我这才意识到这身制服和这小小的徽章承载了如此多的期许。



原来,大爷前些年身患不治之症,本以为时日无多,考虑到尚年轻的妻子的未来,于是与之离婚,并将所有财产交给她,仅约定了自己可以在现在的房子中居住直至去世。


然而手术后出现了奇迹,大爷的病症逐渐好转了起来,但此时妻子的态度却一言难尽,大爷不由地担心起了自己日后的居住问题。


我从《民法典》对居住权的保护出发,为大爷释法说理。最终大爷松了口气,笑着拍了拍我的手臂。



一天的咨询过后,我既有成功解决纠纷的愉悦,也有答疑解惑的顺畅,但更多的是对自身不足的担忧。我们以为很简单、很小的一件事,对于群众来说是切实关心的事。了解并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对于我们的司法工作大有裨益,或许这也就是我们需要走进小巷,深入社区的初衷。

“我们的居民基本都没有接触过法院,你讲些普法的就可以了。”皮书记跟我说希望能够让我为居民带来一堂普法课,对此我也是有些惶恐的,毕竟我作为商事庭法官,平时办的案子并不太贴近老百姓。于是,我就打算用脱口秀和故事会的形式跟居民们讲讲我们法院的故事。



“我们黄浦法院一年要审4万多起案件……”说到这,我发现台下众人的眼光一下子就亮了。


“我们商事的案子其实离大家也不远,很多案子就见证了我们身边那些店铺的兴衰消亡。前几年有一个大家在街头巷尾都能看到的店子,现在却几乎看不到了。”当我报出这家店的名字时,众人在一片“哦,对对对”中勾起了对往昔尘封的回忆。


“我们黄浦有很多著名的老字号企业,很多都有着非常精彩的故事。这是一张我们常见的营业执照,上面记载了一些信息,大家可能平常也不会注意。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个营业执照来讲一个挂名法定代表人的‘倒霉故事’。”案子还没说呢,下面的听众就开始笑了。



一场讲座下来,一个大妈开心地摇着扇子走过来:“张法官,你讲得老有意思的,下次还来听你讲故事啊!”看到社区居民们愿意听、配合做、有触动,感觉自己的工作也没白费。



这段时间进入社区,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与居民居委的接触,我才更明白小巷行的意义所在。


对于社区而言,居民对于自己遇到的法律问题常常缺乏相应的意识,也缺少相关的渠道能更好的解决疏导。法官和法官助理进入到社区当中能够更及时更直接的提供指引和帮助,使得矛盾化解在最初的状态,诉源治理也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法院而言,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各式各样的法律需求,而以前法院更多的是被动式处理纠纷,两者之间存在无法对接的鸿沟。小巷行就是提供了弥补鸿沟的一座有效的桥梁,使得法院提供的服务更加符合民众的需求,法院的工作也更能让民众满意。


小巷行缩小了法律需求端和司法供给侧之间的差距,拉近了法院和民众的距离同时,作为离党的诞生地最近的法院,我们更要有走出去,沉下去,不怕难,做实事的精神,在黄浦这片红旗初升之地实践我们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


撰稿 | 张俊

责任编辑 | 陆奕越 杨冬悦

声明 | 转载请注明“上海黄浦法院”微信公众号



👇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七一之际,我们凝聚在党旗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